顧銓老師 (Dr. Chuan Ku) 實驗室介紹

顧銓於年輕學者創新獎頒獎典禮上,
與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李遠哲院士合照(2022年12月)。

學經歷簡介:
🔹2005-2009       台大生命科學系(輔系地質科學) 學士
🔹2009-2011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碩士
🔹2012-2013       中研院植微所 研究助理
🔹2013-2016       德國杜賽多夫大學生物系 博士
🔹2016-2018       以色列外次曼科學研究院植物與環境科學系 博士後
🔹2019-2023       中研院植微所 助研究員
🔹2023~               中研院植微所 副研究員
🔹2023~               EMBO Global Investigator,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顧銓老師在2023年成為EMBO Global Investigator,請跟我們分享獲選為EMBO Global Investigator的心得。

EMBO的全名叫做「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成立於1964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致力於推動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它透過提供各種活動和資源,如研討會、工作坊、研究訪問、研究獎助金等,來促進生命科學研究和跨國人才流動與合作。而其中”Global Investigator”是一個特定的計畫,在2018年推出,提供四個「非歐洲國家」的科學家參與EMBO科學社群的機會,並增進這些國家與EMBO成員國的交流。

EMBO這個組織可能對一些台灣的年輕研究學者來說比較陌生,但它除了Global Investigator等以研究主持人為對象的計畫外,也有提供博士後薪水(Postdoctoral Fellowships)及短期跨國訪問研究經費(Scientific Exchange Grants),並舉辦生命科學領域的課程及研討會等,大家有機會可以多注意相關訊息。

為什麼喜歡做研究?

我認為從事研究工作最著迷的部分在於「懂」的感覺,渴望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理解某個現象或機制的人。此外,我熱愛研究工作的多變性與多樣性。不斷從他人的研究中學習,滿足我對知識的渴求,並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進行交流。這種工作模式符合我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環境。

2012到2013年間有什麼契機到中研院擔任研究助理?

當時申請德國的博士獎學金,需要大概一年準備期。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我決定加入之前就認識的植微所郭志鴻博士研究室擔任研究助理一職。除了能賺取收入和獲得研究成果外,學習新知識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我之前的碩士研究主題是植物與共生菌的共同譜系分析,而在德國我希望從事真核與原核生物基因體演化的研究。因此,在植微所接觸到的細菌基因體學多少為日後的博士研究奠定了基礎。這段經驗也讓我更深入瞭解中研院的研究單位與研究人員,並喜歡上這裡的學術環境與設施。這也成為我後來尋找PI職缺時以中研院為首選的原因。

總結來說,未來的職涯規劃、學習新領域、認識研究機構與建立人脈,這些都是在規劃短期研究助理時可以考慮的因素。

可否用一句話鼓勵現職的研究助理?

雖然很難用一句話概括所有人的情況,但是每個人的道路各不相同,重要的是要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另外,雖然目前制度上稱為「研究助理」,但我並不認為碩士級或學士級的專職研究人員應該被稱為助理,因為這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他們只是在提供協助。實際上,他們常常是真正完成某項研究的人員,與PI、博士後、研究生都是重要的研究人員。儘管工作期間有短有長,也都不該低估他們的貢獻。

在成為PI(研究主持人)之前擔心過出路嗎?

當然曾經思考過這問題,但我通常是走一步算一步,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或工作。我以前有兼職翻譯的經驗,所以如果沒繼續做研究,可能會去當翻譯師吧。要養活自己不會太難,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以及追求怎樣的生活。在研究工作過程中我很幸運得到許多幫助,現在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對於有興趣成為PI的人來說,可以多了解相關就業市場,確保有職缺的時候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其實除了PI職缺,在中研院等研究單位也有一些長期性的職位,同樣適合喜歡研究相關工作的人,建議可以多了解。

目前研究室的團隊成員與研究課題?

顧銓團隊與台大生科系林盈仲團隊舉辦的研究室聯合會議

我們研究室目前有博士級與碩士級研究人員共七位及一位碩士生,不時也有研究實習生與訪問研究生。現在與過去成員的國籍除了台灣,也有法國、馬來西亞、波蘭、德國、菲律賓、泰國等。我們非常歡迎國內外對真核微生物的演化與生態有興趣的人加入研究室。我們的研究對象是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中特別重要的微生物,目前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

1. 微藻演化與調控:特別針對海洋中產生碳酸鈣的鈣板藻,研究全球廣泛分佈的物種演化史、生活史和鈣化作用等現象的調控與起源。

2. 巨病毒:許多真核生物會被基因體和顆粒大小接近小型細菌的巨病毒感染,我們主要在研究這些病毒與宿主的共演化和基因體的巨大化歷史。

3. 微藻—微生物交互作用:藉由分離和分析單一細胞的技術,研究個別微生物個體層級的現象,包含微藻與宿主共生、被攝食與被病毒感染等。

2013年選擇去德國讀博士的原因?德國的經驗分享。

跟德國的緣分純粹是起於中學時想學第二外語,剛好當時德國文化中心(現為歌德學院)離家最近,便選擇學習德語。後來大二拿到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語言課獎學金去德國杜賽多夫上一個月德語課。當時感覺德國生活環境還不錯,很喜歡那裡涼爽的氣候。

後來,當我在碩士二年級完成口試後,正值等待入伍期間,我開始思考退伍後的職業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關於葉綠體與粒線體胞器起源的研究文章,並發現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感興趣的領域。這些研究很多來自杜賽多夫大學的一個研究室,於是我決定與該教授聯繫,討論是否有博士生的職位空缺。在寄了兩封email後收到回信,他提到我可以申請DAAD博士生獎學金,這才確立我未來幾年的規劃。

在台灣我們常說「讀博士」,讓我一直有種博士就是讀很多書的感覺。但在德國,做博士研究拿博士學位通常是一份工作,且博士生通常會跟學校或研究機構簽工作合約,博士生在德語不像英語叫 “PhD student” 而是 “Doktorand”(源自博士Doktor一詞),甚至在描述「寫論文拿博士學位」有專門的動詞叫 “promovieren”。在德國拿博士學位不太需要修課,他們認為相關課程應該碩班以前就修過,這跟許多人對去德國「留學」的想像可能不同。

此外,由於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產出了工作成果,他們也會獲得相對應的薪資報酬。以生物領域為例,薪資大致上相當於博士後研究員的六到七成。雖然對博士生的定位可能有所不同,但與在中研院提供博士生獎學金的概念基本上是相似的。

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德國和台灣也有一些差異。例如,杜賽多夫大學的演講活動其實不如中研院頻繁、多元、密集,使用貴重儀器也常常要跑很遠,不像中研院核心實驗室就在旁邊。德國大眾運輸雖然不錯,但可能比不上台北的捷運或公車,錯過常要等很久。但相對的在德國走一公里或騎腳踏車去上班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台灣每人(包含小孩)平均的機汽車數量為1,很多地方都拿來停車,人行道狹窄或根本沒有,造成現在所謂的「行人地獄」。

選擇去以色列繼續工作的原因?以色列的生活淺談。

以色列有多樣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例如南部沙漠有世界上最大的侵蝕坑。

因為在歐洲完成博士學位,因此博士後想去一個沒去過且平常可能也不太有機會去的地區,而中東正是選項之一。經指導教授推薦,才得知以色列外次曼科學研究院(相當於以色列中研院)有間海洋微生物研究室,正好符合我想走的新方向。台灣與以色列沒有直飛,交流也不多,所以大家常擔心危險,但其實並不會,衝突就算有也大多在邊界,對內地造成威脅的很少見。但是一些以色列人不太愛守規則,所以陸上交通其實滿危險的。在科學或創業方面,這種個性或許可以幫他們跳出既有框架;但在買東西或任何需要排隊的地方,不少人的行為可能會讓守規矩排隊的台灣人感到精神耗弱。

也許是因為教育養成和移民社會的多元複雜,以色列人很喜歡爭論自己是對的,不時看到街上有人看起來在吵架的樣子。人與人之間較少存在隔閡,直言不諱,大多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而不會遵從傳統的「老師」和「學生」的等級關係,但這其實有益於學術討論風氣。研究室開會總是不斷地有人發言,不會等PI提問。就算是系所演講,中途提問也很常見,可以讓講者順便把一些觀念解釋得更清楚讓聽眾都能跟上。回到台灣,我反而不太適應等待他人發言的文化,像是傳統的「老師」和「學長姐」的文化。

(上)外次曼科學研究院植物與環境科學系的定期邀請演講,每次都會準備椰棗乾、各式水果、蔬菜沙拉、烘培甜點、起司餅、咖啡果汁等,吸引系上成員提前來演講廳外聊天討論。
(左下)外次曼院內的一家餐廳,每餐約兩百元台幣,可以在餐盤上盡情放上想吃食物,包含許多蔬菜、穀物等。
(右下)以色列很難找到道地好吃的東亞餐廳,因而促使廚藝進步,開始嘗試各種台灣料理,例如滷肉飯。

另外一個特色是以色列的研究生普遍比台灣或德國的成熟,因為以色列人大多要當兵,男性三年女性兩年,且大多是高中畢業就去服役,退伍後又多會出國旅遊數個月,因此開始碩士研究可能已26歲。以某些台灣人的觀念來看他們似乎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有這些歷練才去選大學科系或人生方向的以色列人,往往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最後以色列人很重視家庭與國家,反應在學術工作有兩個與台灣很不一樣的地方。第一是絕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在國內的學術機構做博士研究,很大原因是不希望與家人和親友分開。通常等博士後才去國外的機構,把國內沒有的領域或技術帶回來。另外以色列小孩生的很多,所以雖然當兵時間長,但大多還是30 、31歲左右就結婚然後馬上生小孩。這個年齡正值博士研究階段,所以博士生有小孩請育嬰假是很常見的。老實說他們的育養環境和補助其實沒有特別好,但社會非常習慣小孩出現在各種場所。造成台以兩國生育差異的主因,大概還是個人觀念和社會風氣。

想瞭解更多有關顧銓老師的資訊,歡迎前往:

植微所:https://ipmb.sinica.edu.tw/ch/people/ipmb_researchers/ku-chuan
研究室:https://chuanku-lab.github.io/kulab/
Twitter (X): @chuanku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