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亭穎老師 (Dr. Ting-Ying Wu) 實驗室介紹

圖為吳老師在泰國曼谷高空酒吧俯瞰曼谷市區

學經歷:
🔹2007-2011 台大生命科學系 學士
🔹2011-2013 台大生化科技學系 碩士
🔹2014-2017 瑞士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 Zurich) 博士
🔹2017-2022 新加坡 淡馬錫研究中心(Temasek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博士後

如何進入植物學領域?

大一在上「普通生物學」課程的時候,對於植物的主題特別有興趣,所以去農藝系、植微系修了一些跟植物比較相關的課程,其中大三修了#邢禹依老師有關水稻定序的學分、大四上了#謝明勳老師「綠色生物科技」介紹植物科技發展的課,都覺得很有趣;後來研究所在台大生化科技系遇到貴人常怡雍老師,從事高溫逆境的研究,因而開啟接下來一連串的研究路程。後來博班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的Wilhelm Gruissem老師實驗室,老師給我很自由的研究方向,加上ETH有很多學術資源可運用,正好又碰上很棒的同儕可以切磋討論、腦力激盪,我在他們身上也體會到什麼是「很厲害的科學家」的樣子,直到現在都還保持聯絡!

在國外的求學及工作經驗?

博士時期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進行研究,內容比較偏生物科技與應用科學類,包括從事提高水稻營養價值、分析及運用大數據等面向。畢業後,到新加坡淡馬錫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當時的研究是有關「實現新加坡2030年達到糧食自主30%的目標(30 by 30)」,覺得符合自身的經歷與興趣,一待就在新加坡待了5年的時間。最後,因為想進行純學術的研究,因此來到了中研院植微所。

目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我們研究室目前主要研究植物從水生到陸生的演化過程中,如何發展演化上的適應,其中探討陸生植物保留了什麼樣相同的抗逆境機制?或是逐漸發展出什麼樣的保護機制?並將早期的陸生植物與晚期的對照,比較植物針對逆境的適應機制有何異同?我的長期研究目標也包含了如何運用從大數據中找到的資訊,設計可精確調控的基因迴路,增加植物對不同逆境的耐受程度。

研究之餘的興趣與嗜好?

最喜歡的休閒運動是跑馬拉松,在瑞士每年都會跟實驗室參加蘇黎世的環湖接力賽,在新加坡的時候也會參加各種馬拉松路跑,即便是現在每周也會跑30到40公里。再來閒暇時也喜歡看歐美劇,最喜歡的類型是偵探類和喜劇,我喜歡研究劇中的每個角色,或看戲劇評論多方面了解一部影劇。另外,我也喜歡到處探索咖啡店,出國時也都會找當地有名或特色的咖啡館品嘗咖啡。

鼓勵一下想從事科學相關研究的學生們

我覺得如果打算朝這個領域發展的話,有沒有「興趣」很重要。有興趣才能支撐你的熱情,在面對未來研究的壓力時,才能更坦然地去調適心境。此外,建議在求學時期,無論是高中或大學,都能多方探索找到自己的熱忱所在。當了解自己的熱忱是什麼,生活中的一切都將會更有目標。最後,也要鼓勵大家參與任何會議或研討會,只要有疑問都可以踴躍提出共同討論,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想要進一步認識吳老師,可以到

中研院植微所網頁:https://ipmb.sinica.edu.tw/ch/people/ipmb_researchers/wu-ting-ying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ZWzE6nQAAAAJ&hl=en
twitter:@lbnest21